公积金贷款利率2.6%是非常低的水平。根据2025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宣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这一利率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
与商业贷款相比,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优势明显。例如,以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的公积金贷款为例,政策前月供为4136元,政策后月供为4003元,减少了133元,总还款总额从149万元变为144万元,直接减少了5万元成本。此外,商业贷款利率也在持续下行,部分城市甚至出现“2字头”房贷利率,进一步缩小了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的利差,强化了公积金制度的普惠性,尤其利好首次购房人群。
此次调整不仅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的购房负担,还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流动性,有助于稳定住房消费和提振市场信心。此外,公积金提取条件放宽和贷款额度调整等政策也使得公积金的使用更加灵活和高效。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购房成本: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后,购房者的贷款成本显著降低。以100万元贷款本金、期限30年的首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例,利率下调后,月供将由4270.16元降至4135.57元,减少约135元,总利息支出将减少4.85万元。这对于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作用。
2、刺激购房需求:贷款利率的降低直接减少了购房者的资金成本,尤其是对刚需和改善型购房者来说,这是一个显著的利好。降低贷款利率可以刺激更多的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3、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政策还扩大了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允许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这大大降低了购房者的现金流压力,使得更多人能够顺利购房。
4、支持灵活就业人员:政策还推进了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的试点工作,覆盖了更多人群。这有助于解决“公积金制度覆盖盲区”,助力新市民群体的住房保障。